是否進口否
廠家(產地)張家口
類型標準料
特性級別耐磨
用途級別食品級
冰蹴球比賽的場地與器材場地:蹴球比賽場地為10米×10米的正方形,地面可為略帶沙性的土地或草坪,有條件的可用像膠或塑膠類地面,要求地面平整,無障礙物。場地各線、區規格如下:
(1)場地面積:10×10平方米。
(2)中心圓:在場地,為一個半徑2.4m的圓圈。
(3)停球區:在場在正中心,為一個半徑20cm的圓圈。
(4)發球區:在場地四角,每角一個,為50cm半徑的扇面,按逆時針方向編1、2、3、4號發球區。
(5)線寬:場內各線寬度不得超過,邊線及各線段均為場內和各區內的一部分。
(6)場外四周至少有1m為無障礙區。
冰蹴球相比起其他體育項目來說,首先,沒有身體上的直接接觸,這就避免了肢體沖撞的發生,因此也就避免了一些運動傷害的發生。其次,冰蹴球使用下肢,尤其是足部進行蹴球,大家都知道足部經絡集中,穴位豐富,用腳蹴球可以間接起到足底的效果,有益身體健康。再有,在比賽過程中,參與者既要掌握好蹴球的力量,同時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,而且還有根據場上的情況,及時調整戰術。因此,冰蹴球是一項體力與智力并重的項目。此外,冰蹴球需要單腳蹴球,所以對于人們鍛煉身體平衡能力、腿部力量,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。
冰蹴球起源
據說這與一位格格有關。乾隆皇帝有位格格一生下來右手就呈半握拳狀,一直伸不開,大家稱她為“佛手公主”。當她看到宮中姐妹興高采烈地玩嘎拉哈(耍羊拐),自己卻因是“佛手”而無法參與時,心中悶悶不樂。乾隆命內務府大臣海望想辦法讓九格格開心起來。海望到民間察訪,發現“踢石球”運動用腳不用手,正適合九格格玩耍,便報知乾隆。得到乾隆恩準后,宮內太監就陪著九格格踢石球玩了。九格格后來嫁給權臣兆惠的兒子格蘭泰,家住什剎海畔大翔鳳胡同,于是把踢石球的游戲帶到了什剎海。
直到清朝末年,醇親王府還保留著這一活動,王府太監們平日在平地上踢石球,冬季就在冰面上踢冰核兒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冰蹴球雖然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,但冬季兒童“踢冰核兒”又成為了民國時期的冰上熱門游戲。不過,踢冰核兒的活動也在什剎海消失60年了。
早年間什剎海冬天打冰會剩下很多碎冰塊兒,孩子們就撿來踢著玩,直到上世紀80年代,在北京懷柔的喇叭溝門、順義、盧溝橋地區的農間,還流行著踢冰核兒。遺憾的是,后來這一運動在京城漸漸消失了。而現在這一傳承300年的體育運動正逐漸回到世人的視線,成為北京市民冬季活動,古老的體育競技重新煥發了生機。
在今年1月21日第三屆大眾冰雪北京公開賽啟動儀式現場,冰蹴球體驗項目被前來參與的群眾圍得里三層外三層,大家紛紛來到場地進行體驗。家住海淀區的田彩霞大姐這次是次體驗冰蹴球,在玩過一輪之后,她興奮地表示:“我原來只是在電視里看見過冰蹴球,今天看到現場有,所以就來體驗一下。這個項目真的是太有意思了,我覺得挺適合老年人參與的?!?br/> 而與田彩霞年齡相仿的董玉東則參加冰蹴球項目一年多的時間了,在他看來冰蹴球不僅是一項非常有趣的體育冰雪項目,而且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。他說:“冰蹴球相比起其他體育項目來說,首先,沒有身體上的直接接觸,這就避免了肢體沖撞的發生,因此也就避免了一些運動傷害的發生。其次,冰蹴球使用下肢,尤其是足部進行蹴球,大家都知道足部經絡集中,穴位豐富,用腳蹴球可以間接起到足底的效果,有益身體健康。再有,在比賽過程中,參與者既要掌握好蹴球的力量,同時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,而且還有根據場上的情況,及時調整戰術。因此,冰蹴球是一項體力與智力并重的項目。此外,冰蹴球需要單腳蹴球,所以對于人們鍛煉身體平衡能力、腿部力量,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?!?br/>
冰蹴球比賽的場地是一塊長12米、寬2米的長方形冰面,場地兩端為雙方隊伍的發球區,中間圓心是得分區,場地兩邊還畫有發球限制線。比賽用球為半圓形的塑料球,球體下方裝有金屬底座。
比賽開始前,參賽者先將一個下方帶有金屬釘的“冰爪”套在左腳上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戴上“冰爪”是為了防滑。比賽開始后,參賽雙方依次各發出5個球,以占據圓心為目的,內圓計5分,中間圓計3分,外圓計1分,累計得分多者為勝。
只見一名隊員先是伸出左腳固定位置,再把右腳踩在冰蹴球上,輕輕一踢,便將球推到了場地圓心。比賽每四局為一場,比賽中,兩位球員要研究每一個球的軌跡,用心計算如何去踢。
球出界
(1)球體著地點脫離場地沖出邊線即為出界。
(2)以球的后停止點為判定點。
(3)自己蹴出界的球,應由蹴球隊員在15秒之內用手將球放在與球同號的發球區,然后按發球的規則將球發入場內。
(4)被擊出界外的球,應由與球同號隊員在15秒之內放置中心圓停球區內。如果兩個球同時被蹴出界,則按第六章第三款執行。
http://www.free-web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