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蹴球,這是一項具有濃厚北京歷史特色的民族體育冰雪項目,資料顯示其至少有300多年的歷史。據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常建忠介紹,關于冰蹴球的起源說法有多種,不過其中主要的說法是冰蹴球源于“踢蓋火”的游戲。所謂“蓋火”就是舊時蓋在爐口壓火的鐵器,呈圓形,中間凸,頂端有孔。
2014年,北京市民族傳統體育協會開始對冰蹴球項目進行挖掘、整理,之后得到北京市體育局、北京市民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廣,冰蹴球項目開始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。2016年,“民族體育冰雪項目——冰蹴球”經市體育局和市社體中心認可,被納入了北京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系,并組織了全市千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活動。市民族體協還組織冰蹴球走進大、中小學校園以及市殘聯,進行了多次培訓交流活動。
“冰蹴球”玩法
發球:動作口訣為“瞄、撐、踩、蹴、隨”。紅、藍雙方分別依次發出5個球,發球需發在兩條限制線之間。
得分:比賽雙方以占據圓心為目的,以蹴出的球終停留的位置計分。內圓計5分,中間圓計3分,外圓計1分,壓線按高分計。比賽每4局為一場,累積得分多者為勝。4局比賽后如出現平局,就進行點球決勝,由雙方各罰一球,離中心點近者為勝。
罰分:每局后發球一方的第一個球不得擊打先發球一方的第一球,如擊中,給對方加一分。發球未過己方限制線或越過對方限制線,為對方加一分。先出界,后越過對方限制線不扣分。
冰蹴球既需體力和技巧,又需智力和戰術,老幼咸宜,因此很受市民歡迎。“這種球的技法和規則一看就會,一玩就上癮”,多位市民表示,這種活動極具民族體育審美特色。
隊員頭戴棉安全帽、腳穿平底防滑鞋。比賽開始后,隊員之間無身體接觸,以己球擊中對方球的方式得分。出擊時,以球用腳掌踩在覆缽型的球上向前蹴球。
冰蹴球始于民間俗稱的“踢冰核兒”,是歷史上老北京居民十分喜愛的冬季體育游戲。曾一度失傳。近年來通過民俗專家的發掘,使這一冰上游戲得已重
現。目前冰蹴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,已被國家體育總局認可,并有可能成為2022年北京**的表演項目。
為了使這項民俗文化活動得到活態傳承,同時助力北京申辦**,科諾公司對這項傳統的項目進行了改造,在原有“冰蹴球”球底設計和安裝滾珠,使冰蹴球能夠在平整的地面上滑行,解決了非冬季也能體驗并開展冰蹴球活動,推動了“冰蹴球”項目的普及和開展。 使用時,踢動底座,鋼球碰擊半球體會使得冰蹴球發出清脆的響聲,同時因為重心的合理設計,不會造成冰蹴球翻轉。目前這項民俗文化活動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,十分適用于在社區、公園、集會、休閑場所開展。
為了使這項民俗文化活動得到活態傳承,同時助力北京申辦**,科諾公司對這項傳統的項目進行了改造,在原有“冰蹴球”球底設計和安裝滾珠,使冰蹴球能夠在平整的地面上滑行,解決了非冬季也能體驗并開展冰蹴球活動,推動了“冰蹴球”項目的普及和開展。 使用時,踢動底座,鋼球碰擊半球體會使得冰蹴球發出清脆的響聲,同時因為重心的合理設計,不會造成冰蹴球翻轉。目前這項民俗文化活動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,十分適用于在社區、公園、集會、休閑場所開展。并制作了仿冰面場地,非冬季也能體驗并開展活動。
冰蹴球,與滑冰、滑雪等常見冰雪項目相比起來,乍聽起來有些陌生,實則在我國已有300年的歷史。它是清乾隆年間出自宮廷的一種游戲,叫做“踢蓋火”,“蓋火”是古代蓋在爐口壓火的鐵器,圓形,中間凸,頂端有孔。可見,這里的“球”并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足球籃球一樣的東西,更像是現在體育運動——地壺。
隨著北京申辦2022年**的成功,北京市民族傳統體育協會將老北京“踢蓋火”游戲與現代的時尚體育相結合,成了一項全新的現代民族體育運動“冰蹴球”。現在的冰蹴球更加符合競賽要求和標準,增強了冰蹴球的對抗和趣味性,讓普通老百姓也更容易接受。
據了解,冰蹴球雖因簡單易學極易適合殘疾人參與,但大多數殘疾人仍無緣參與。除了殘疾人自身障礙以外,還包括適宜項目少,安全保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。為此,北京市西城區在什剎海街道建立了殘疾人冬季運動項目訓練基地,就冰雪運動項目在殘疾人當中的普及及提供助殘志愿服務培訓人才,探索技術,為2022年冬季殘奧會助力。
冰蹴球比賽分為團體賽和個人賽,將采取小組循環和交叉淘汰的賽制,共分男女團、男女單、男女雙、混雙7個小項目。 此次比賽,石景山區代表隊派來了15人規模的冰蹴球隊伍,其中男女運動員各5人、替補2人,領隊王彥說:“冰蹴球是一個新項目,隊員因為興趣聚在一起,年齡在40到60歲之間,還有部分退休的老同志,來自石景山區各行各業的業余選手自愿報名參與比賽,友誼第一、比賽第二?!?br> 冰蹴球比賽的場地是一塊長12米、寬2米的長方形冰面,場地兩端為雙方隊伍的發球區,中間圓心是得分區,場地兩邊還畫有發球限制線。比賽用球為半圓形的塑料球,球體下方裝有金屬底座。
比賽開始前,參賽者先將一個下方帶有金屬釘的“冰爪”套在左腳上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戴上“冰爪”是為了防滑。比賽開始后,參賽雙方依次各發出5個球,以占據圓心為目的,內圓計5分,中間圓計3分,外圓計1分,累計得分多者為勝。
只見一名隊員先是伸出左腳固定位置,再把右腳踩在冰蹴球上,輕輕一踢,便將球推到了場地圓心。比賽每四局為一場,比賽中,兩位球員要研究每一個球的軌跡,用心計算如何去踢。
冰蹴球是在一塊10米×10米的平坦冰面上進行,分甲乙二隊進行比賽,每隊2名運動員各執1球。運動員頭戴棉安全帽、腳穿平底防滑鞋。4名隊員各占一角按編號分別從自己角位向中心區發球。比賽時運動員無身體接觸,以己球擊中對方球的方式得分。出擊時,腳掌踩在覆缽型的球上向前蹴球。本方球擊中對方球得1分,將對方球擊出界得4分,凡擊中者可連蹴一次,以先滿20分者為勝方。冰蹴球場地面積不大,規則簡單,老幼咸宜,技法和規則一看就會,一玩兒就上癮,兼具競技性和娛樂性。
隨著2022年北京**的臨近,北京市進一步加強了冰蹴球的普及推廣工作,先后舉辦了北京市冰蹴球挑戰賽等相關賽事。同時,開展了冰蹴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,目前已經培訓北京市冰蹴球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300余人。而且,隨著北京市各級冰雪活動的開展,冰蹴球運動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,如今冰蹴球已經覆蓋北京全市16個區,參與人數達到數萬人次。而且隨著仿真冰的發展,冰蹴球項目更是得到了突破,現在冰蹴球不僅冬天可以玩,夏天同樣可以利用仿真冰進行項目的開展。
-/gbaagcg/-
http://www.free-web.cc